近日,甘肃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,我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2019年2022世界杯买球入口申报的林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至此,学院林学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、园林和风景园林四个本科专业中,2个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园林本科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,4个本科专业全部进入甘肃省本科一批次招生。
教育部于2019年4月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“双万计划”。计划在2019-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。旨在通过一流专业建设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全面振兴本科教育,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,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。
近年来,学院按照《甘肃农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》,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多措并举,不断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,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而积极努力。
林学专业是甘肃农业大学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,创建于1958年,是甘肃省唯一集“本、硕、博”教育为一体的林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。本专业依托甘肃省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,在干旱半干旱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快繁、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、经济林抗逆栽培与保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,为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。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建设需要,具有林木遗传育种、森林培育、森林经营管理、森林保护等方面扎实理论和实践技能,能在林业、农业、环境保护等行业从事科研、教学、管理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。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成立于1986年,在2000年、200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,2008年被教育部、财政部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,目前已形成特色和优势突出的教学模式及“本、硕、博”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。该专业围绕区域生态环境特点,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,着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,宽领域、厚基础,具有创新能力,熟练掌握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、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技术、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技术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,为国家和区域环境建设、生态安全和国土资源保护服务的复合型人才。
学院将以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契机,对标建设要求和指标,整合优势资源,大力推进教学团队、优质课程、实践教学基地和学风建设,并通过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带动和促进园林、风景园林专业同步发展,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,努力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。